县区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县区动态 >

桐城市残联:实干为笔 写好为残疾人服务答卷

发布日期:2025-01-17 09:31:58  作者:市残联  来源:本站  阅读:

  2024年以来,桐城市残联以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紧紧围绕“兜底线、救急难、优服务、促融合”工作要求,持续提升为残疾人群体服务的质效,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民生保障“持续发力”。民生是残疾人幸福之基。市残联坚持以更实的举措,兜底线、保民生。2024年度,全市享受护理补贴、生活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对象分别为12812、8058人次;持续优化残疾人证一窗式、一链式办理服务,为残疾人新办证941人,到期换证831人,“跨省通办”31人,为40余位行动不便疑似残疾人提供专家上门评残服务;稳步推进“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为我市205名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了专业托养服务;扎实开展残疾人教育工作,完成我市253名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核查工作,为5名残障考生提供高考期间合理性便利,32名困难残疾学生享受了教育资助。

  稳岗拓岗“协同发力”。确保享有平等的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市残联加强部门联动,有序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2024年度,我市共开展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次,组织了19名残疾人参加了上级残联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先后举办两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70余人次;开展“走访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引导企业积极开发适残岗位80个;扶持实施“阳光大棚”设施农业项目6个,142名残疾人享受了个人就业创业资金扶持;我市共有68家行政事业、企业单位通过按比例就业年审,共安置残疾人281人;我市各地也因地制宜开发了保洁员、护林员、渔政协助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帮助残疾人实现了就近就业,进一步实现稳定增收。

  康复质效“精准发力”。康复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福祉的基础。市残联不断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效。2024年以来,转介安置了354名0—16岁“四类”残疾儿童进入民生工程定点康复机构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残疾儿童得以享受更好的康复服务;积极推进残疾人辅具适配民生实事,适配发放辅具310余件;以“全人群听障监测”全国试点工作为抓手,实施“复音行动”计划,为全市291名有需求的听障群众适配助听器434台;为我市1063名困难精神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106.3万元;精康融合行动扎实开展;全市3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点定期开展康复服务,切实提高了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权益保障“尽心竭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2024年,与市检察院建立协作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残疾人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通知》;对全市2万余名残疾人开展了基本状况调查,及时梳理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力求将调查数据转化为残疾人服务的实际举措;及时为20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按照“一户一案”的要求对82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个性化无障碍改造;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群体的法律援助服务,我市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今年先后为22名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司法援助;做好“12345”热线等信访事项交办工作,及时处理化解残疾人的合理化诉求,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关爱行动“齐心协力”。为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市残联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助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2024年度,联合社区成功举办了“常爱无碍 关爱残疾人”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推介2名残疾学生参加“中国人寿杯”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获得了优秀名次;在“全国助残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健康义诊300余人次;认真落实好残联系统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专项工作,深入我市金神镇琚祠村残疾人帮扶户家中走访慰问18人次,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到残疾人心中;组织开展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评选表扬活动,营造全社会助残扶残的浓厚氛围,汇聚起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循梦而行,同筑精彩。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推动残疾人服务再提升为主题,紧紧围绕残疾人需求,靠前服务、用心服务,倾力写好为残疾人服务温暖答卷。

  (桐城市残疾人联合会撰稿人:吴彭飞 核稿人:李欢欢 审稿人:刘薇薇)

主办:安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联系方式:0556-5346701 皖ICP备05003765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