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党建工作 >

桐城市残联:党建品牌强根基 助残惠残见实效

发布日期:2025-11-07 10:35:22  作者:市残联  来源:本站  阅读:

  2025年以来,桐城市残联党支部深耕“阳光助残 一路‘桐’行”党建品牌建设,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实现党建工作与残疾人事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思想铸魂强根基,凝聚助残“红色力量”。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思想阵地,夯实服务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通过“集中研学+线上自学”模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同时,依托“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强国”等平台激发党员自主学习活力,注重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残疾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二是积极开展党建共建,通过加强党支部交流互动和党员互学互鉴,在思想上为全体党员进行深刻的党性淬炼,当前已联合市关工委、卫健委、科协、康复中心、社区等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20余场,持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品牌赋能优服务,构建精准助残“新格局”。一是精准康复救助。2025年已投入资金113.7万元,为1137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转介安置374名0—16岁“四类”残疾儿童进入民生工程定点康复机构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完成残疾儿童矫形器取模40人、残疾儿童辅具适配17人,免费发放各种辅助器具100余件。二是扶持就业创业。组织开展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及职业培训班3次,惠及残疾人及家属104人次;举办“春风行动”残疾人专场公益招聘会等活动1场,组织残疾人参与全市大型招聘会3次,共有残疾人及其亲友200余人次参加,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0余人;为全市140名就业年龄段内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提供创业扶持,激发残疾人致富信心。三是强化权益保障。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61户,稳步提高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建立“残联+法院+检察院”联动协作机制,联合市法院成立“六尺巷助残调解室”,开辟涉残案件“绿色通道”;邀请残疾人及家属走进法院“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会同市检察院在公共区域集中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排查,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在化解涉残权益保障问题上形成合力。

  先锋模范出成效,擦亮党建服务“金名片”。一是全面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上主动亮出身份、作出承诺、转变作风、树好形象。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等节点,大力开展党员扶残助残志愿活动,今年已开展宣传助残惠残政策等活动10场,累计参与120人次,志愿时长430小时,协助开展健康义诊服务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让温暖融入日常、落在实处。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双联系双报到双服务”工作,让党员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今年已围绕政策宣传帮扶、走访慰问、环境整治等方面到社区开展服务9次,切实以“服务精度”提升“幸福温度”。二是激发残疾人精神文明建设活力。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特奥日、“云动会”、绘本阅读、电影院观影、AI科技体验、趣味运动等活动,持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依托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健全完善盛唐社区、西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配置必要的图书音像资料、阅读设备和文化艺术用品,定期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在多个平台刊登残疾人宣传稿件230篇,着力讲好“自强与助残”的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桐城市残疾人联合会撰稿人:金涵 核稿人:金涵 审稿人:刘薇薇)

主办:安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联系方式:0556-5346701 皖ICP备05003765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65号